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第833章 门客体系,帝王所不能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33章 门客体系,帝王所不能容!(1 / 2)

天幕也在悠扬舒缓的音乐中,继续讲述着。

【不过,魏无忌虽然没能挽救自己的国家,他的精神却在另一个草根英雄身上得到了延续。】

【当刘邦还是沛县小混混时,就梦想着能像信陵君那样招揽天下英才。】

【当他率军攻入咸阳时,采用的正是魏无忌联合诸侯的策略。】

【甚至在他晚年时,还在遗憾自己“恨不能与信陵君同时”。】

【这种跨越时空的偶像崇拜,或许就是对信陵君传奇一生的最高致敬。】

【魏无忌的晚年虽然郁郁而终。】

【但他的政治遗产却像一粒火种,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后来者拾起、传承。】

【与战国四公子中的其他三位——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相比。】

【魏无忌有一个根本区别。】

【他的一切行动,始终以国家存亡而非个人权势为核心。】

【孟尝君养士是为了巩固自身地位,甚至不惜联合外敌攻打母国。】

【平原君的门客多是装点门面的“面子工程”。】

【春申君最终卷入楚国宫闱政变而惨死。】

【唯独魏无忌,从窃符救赵到五国合纵,每一次重大决策都着眼于遏制强秦、存亡继绝。】

【这种格局,让后世史家王世贞感叹:“四君皆好士,然信陵实为国。”】

【这种“为国养士”的理念,在魏无忌的门客体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门下三千食客并非乌合之众,而是一支高度专业化的“智库+特种部队”组合。】

【除了前文提到的战略家侯嬴、力士朱亥。】

【还有精通密码学的门客、擅长伪装的间谍、甚至专门研究各国法律的学者。】

【这支团队的运作模式,堪称战国版的中情局+参谋总部。】

【借助团队的力量,魏无忌的军事水平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步。】

【邯郸解围后,魏无忌特意派门客编撰《魏公子兵法》,系统总结对抗秦军的战术。】

【可惜这部兵书后来失传。】

【魏无忌的另一项超前创举,是他打破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为知己者死”的单向忠诚模式。】

【建立起一种双向的共同体。】

【典型事例发生在救赵之后。】

【当魏无忌带着部分门客留在赵国时。】

【魏国境内的封地仍由这些门客的家族世代管理,形成了一种“你在前线立功,我替你守护家园”的默契。】

【这是一种相当先进好用利益绑定机制。】

【即便在被魏王猜忌、罢免兵权后。】

【魏无忌的门客体系依然没有溃散。】

【据《战国策》记载,魏无忌晚年门客数量不减反增,因为列国志士认为“公子虽不见用,其志不可夺”。】

【魏无忌对历史更深层的影响,在于他无意中摸索出了一套对抗专制君权的“软实力”。】

【战国后期的君主集权已初现端倪。】

【而魏无忌通过门客网络、跨国声望和军事才能,形成了一种独立于王权之外的力量。】

【当他窃符救赵时。】

【本质上是用个人权威凌驾于国家程序之上;】

【当他联合五国攻秦时,实际上是以非正式会盟,来绕过官方渠道。】

天幕外。

明朝。

朱元璋也是津津有味的看着整段视频。

但是看到这里的时候,朱元璋还是在顿了顿之后说道:

“信陵君的确是一位英雄人物,有才有德,国之栋梁。

“咱当年小时候听天桥下讲的信陵君的故事,也是听的津津有味。”

“但是……”

“假如是咱的话,呵呵。”

朱元璋略带一丝冰冷的神情,冷冷说道:

“身为一国之君,又岂会容忍信陵君的存在?”

“如果在大明出现一个信陵君的话,那咱是真不知道,到底咱是皇帝,还是说信陵君他是皇帝了。”

“在先秦时期,四君子可以出现。”

“但是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华夏之后,像这样的人就绝对不允许再出现了。”

“一旦出现,那皇帝这位置也就不用再安心的坐了。”

天幕继续。

【信陵君模式在秦汉大一统后几乎绝迹。】

【但在刘邦打天下时被完美复刻。】

【刘邦本人就是靠游侠网络起家。】

【靠“约法三章”获取民间支持,靠分封诸侯王构建联盟体系。】

【明末思想家黄宗羲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汉高帝行事多类信陵”,可谓洞若观火。】

【而魏无忌最大的悲剧,恰恰在于他生错了时代。】

【如果他早生一百年,或许能像管仲、乐毅那样成就霸业;】

【如果晚生一百年,或许能像张良、陈平那样辅佐明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