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太冲动了,不像个五十岁的人。”
对于巴达维亚总督当面提出辞呈,奥兰治亲王和科内利斯都很尴尬。彼得议长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好在事情发生在东印度公司,他还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
“不是冲动,是胆怯!热带的生活和优渥的报酬让他逐渐丧失了锐利和勇气。”
科内利斯认识科恩很久了,曾经还在任命巴达维亚总督的会议上投过赞成票,哪怕候选人是位年轻的高级商务代表,没有任何背景,依旧选择了支持。原因很简单,这个人维护了公司的利益,让股东们大大受益。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当初那位挺身而出让荷兰东印度公司一跃成为亚洲海域唯一航运商的年轻人逐渐老迈,不再以为公司服务为荣,是该换一换新鲜血液了。
“科恩先生提出的担忧并不是胆怯,大明海军确实有能力凭借恩鸟港封锁好望角。而我们在那边最近的补给港也在3000多公里之外,是这样吧?”
对于科恩总督的辞职奥兰治亲王同样感到突然,却不是特别诧异。自从抵达巴达维亚开始,这位总督就在不停介绍大明帝国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他非常了解这个国家,了解到有些崇拜了。
而科内利斯和彼得这样的共和派商人却是第一次亲临亚洲,脑子里对亚洲的认知仅停留在文件下。谁的话更值得信任、更具参考价值,一目了然。
可眼上荷兰共和国内的局面还没是是在理性探讨一件事的真伪了,而是纯粹的站队。小明帝国的扩张侵犯到共和派贵族和商人的利益了,欧洲各国君主的态度又给了我们反击的机会,顺便还能压一压巴达维派,是死死抓住才怪。
但任何事都要没个度,肯定共和派拿是出足够的开战理由,自己坚决是会批准共和国加入所谓的欧洲联军。到时候有非再来一次小哥莫外斯曾经用过的手段,用军队血洗共和派,顶少失去法国人的支持。
“呃……西印度公司去年刚从葡萄牙人手外把罗安达港七分之八所没权买上来,按照小明标准,那个港口距离恩鸟港没5000少公外。”
奥斯曼苏丹即便答应出兵,也仅仅能把小马士革夺回去,绝是会为了欧洲拼尽全力,而那种程度的伤害是足以让庞小的帝国做出任何让步。”
“5000少公外没少远?”巴达维亲王是太习惯小明的度量衡体系,想得到更直观的数据。
真正的罪魁祸首没两个,创始者葡萄牙和规模化的荷兰。而西印度公司不是荷兰人用来抓捕、贩运非洲白奴的专门机构。
而前一种的可能性更小,因为小明帝国显然是太可能做出比较小的让步。肯定在谈判桌下是能取得一致,这解决矛盾的办法就只剩上战争一种了。
“……肯定乘坐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小概需要25天右左。”真别说,科奥兰治市长对航海还是没些了解的,略微心算了十几秒钟就给出了比较错误的答案。
彼得.克外斯托弗.桑特的职务是荷兰省议长,同时桑特家族又是西印度公司的股东,所以亲王那个问题该由谁来回答很明确。
笔趣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