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濙这么说,是以报喜的方式报忧,既要说明多年来皇上治国有方、百姓乐业安居的成效,还要渗透着国家不得不防的隐忧。永乐的思绪却不在府库上,每一年朝廷征收的税粮户部所报的底数他清楚着呢!他的思绪完全关注到了正在滋长的贪腐和奢靡之风上。
“除十三道监察御史,”永乐愤愤然,“朕每年还要派出几批巡按御史到各地巡视,查官员赃否,查风纪如何,随查随纠,也惩办了一批人,如陕西按察司官员花酒案、纪纲受贿、僭越案及数个布政使的渎职案,然贪鄙、奢靡之风却屡禁不止。你这一说,又提醒朕了,朕会叫都察院,拿出一个惩治这类官员的详细办法,不信遏不住这股邪风。”
“皇上圣明!”胡濙虽发自内心地赞了一句。但他却不看好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刘观,上梁不正下梁歪,刘观自身就不干净,贪纵享乐尽人皆知,他胡濙虽在千里之外也早有耳闻。指望他拿出个惩治办法,岂不是与虎谋皮?胡濙心中如此,但刚回朝中,哪有切实的凭证指责堂官,也就不好对皇上说什么。
永乐瞥了他一眼,又把话题拉回来:“还有甚事要告朕吗?”胡濙见皇上有些乏了,忙收神敛气,挂着笑意,从容道:“臣由四川经雅州、打剑炉进入乌斯藏,真真地看到了一片世外桃源,天蓝水绿,马壮牛肥,一路西去,虽道路险峻,呼吸不畅,却处处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仿佛那悠悠的歌声、翩翩的舞姿还回响在耳边眼前。有一座奇高的雪峰直入天际,那该是天下最高的山峰了,壮观无比,湛蓝的湖泊像宝石镶嵌在环绕起伏的山峦间。藏民们说,那里居住着天下最高的山神,力量无穷,神力无穷,它以无与伦比的气势激荡风雷,远在万里之遥就能感觉到它巨大的魔力。所以,他们会如此虔诚。”
永乐认真地听着,随着胡濙的思路想象着那远在天边的藏民,想象着他所敕封的几个大宝法王坐禅的模样,他这一生也只能是听侯显、胡濙们和前来朝觐的法王谈那个美丽地域的神奇了。
“皇上知道,藏民笃信喇嘛教,大人小孩绕足顶礼,痴迷至极。他们可以用一生的光阴不远千里、万里到大昭寺所在的圣地惹萨朝拜。可以衣不蔽体,可以食不果腹,一步一叩首,用自己的身体一点一点丈量那冰冷坚硬、无比险峻的漫漫长路,历雨雪风霜,寒痛疾苦而虔心不改,其心可敬,其诚可悯,仅这虔诚,就是一奇。”
永乐颔首不语。说实在的,他信奉儒家之说,却不排斥佛教和道教,为给父皇、母后祈福,他在灵谷寺建普度大斋,躬自行香;他大力改造几将废弃的天禧寺,准备在寺内建成一座二十六丈高的琉璃塔;同时,又对武当山的道教予以关注,已开始大修道观。但他内心里还真不敢说有多少虔诚在,儒道佛,只不过是他手里的工具,为皇家、为皇权服务罢了。
“臣去了乌斯藏才知道,喇嘛教又有红教、白教、花教之分,皇上于登基之初延请的是白教领袖哈利麻,并封为大宝法王,其实,花教和黄教在乌斯藏影响也很大,并愿意接受朝廷的册封。故臣督促花教领袖昆泽思巴、黄教领袖宗喀巴到京师晋见皇上,皇上封了昆泽思巴大乘法王,宗喀巴因身体不适,不得已派弟子前来。臣看得出来,宗喀巴的两个大弟子非寻常之人,将来必于藏地立不世之功。”
永乐目视前方,使劲搜寻着几年前的那场晋见,似乎想起了那两个眸子发亮、器宇不凡的僧人。结果也证实了胡濙的猜测。宗喀巴死后,由他的两个大弟子世世转生,选出黄教的领袖,这就是后来人们尊崇的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黄教便逐渐取得了在全藏的宗教和政治统治权,沿袭长达数百年之久。
“皇上在乌斯藏先后册封了阐化王、阐教王、辅教王、护教王和赞善王等各有封地的五王,因为地域的关系,臣只见到了阐教、护教、赞善三王,受了皇上的谕旨,三王和四川雅州、打剑炉等地官员、官军一起,尽心竭力于进藏驿路及驿站的修建和维修,臣此次进藏,多亏了这条驿路,才到达了惹萨大昭寺,乌斯藏地域太大,驿路实是难达各地,建文是到不了这里的。”皇上没有反应,胡濙又说,“驿路的修建,大大便利了藏民和内地的往来,雅州、打剑炉等地汉、藏商人都不少,各取所需,互通有无,倒是一派兴旺景象,大多商人奉公守法,依我大明律令平买平卖,也有一些不法之徒走私盐茶,臣在威茂所获便是其中一例,已有专折上奏。估计边境之地还有不少,应大力惩治,否则,朝廷真就得不到好马了。”“朕已注意到了,所谓茶马古道,茶出去不少,马却少多了,朕已严了茶盐之禁,处置了纪纲之流及一批贩私的功臣、武臣,现在情势应该是有所好转了。”还有一点,永乐没说,那就是,外来的马少了,但由于牧马法的实施,几年来,官民的积极性很高,到去年的统计,官家的大小马匹已有五十多万了。“臣想到的,皇上早已想到了。”胡濙感叹,“话题太沉重,让陛下劳心了,说个趣闻吧。
臣在武当得了一株珍贵的灵芝,干五条,叶五片,全株呈紫色,中间一叶最奇,紫近红色,红中有粉,如凝霞映日,因长在武当着名的榔梅树旁,故臣叫它‘瑞光榔梅灵芝’……”
“好名字!”未等胡濙说完,永乐就接过了话题。传说,榔梅是真武大帝下栽武当的仙果,不知多少年已没有开花结果。但自永乐登基以来,榔梅便开始挂果,且逐年增多,武当道长孙碧云千里迢遥把榔梅送进皇宫。通过三年征战得来的皇位太需要这样的祥瑞去呼应了,所以,永乐坚定地相信真武大帝在庇佑,那时他就下定了大建武当山宫观的决心,只是碍于刚刚即位,不便重劳民力,故在十年之后的永乐十一年春开始敕建武当山宫观。
笔趣阁